区政府区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府文件

关于印发房山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5-10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区直属各单位:
  《房山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     
                               2018年5月9日


                   房山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发〔2018〕14号),打造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优化居住环境,着力解决我区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建设,突出林田共融、林水相依,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逐步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形成完整的绿色空间和优良的环境质量。
  (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牢牢把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房山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各相关专项规划,推进规划建绿、留白增绿,统筹森林、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注重新造林与原有林的有效连接,注重绿色生态廊道的完整贯通。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着力构建以大尺度森林湿地为基础,自然资源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态体系。
  (三)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突出城市森林理念,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突出生物多样性,注重植物群落和组团式布局,因形就势,因地制宜打造与地域环境相适宜的生态系统。树种选择上,坚持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等原则,强调适地适树,生态与景观并重。坚持大尺度绿化,注重与上一轮百万亩造林的衔接,做到林成片、绿成网、水相连,体现房山特色。
  (四)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导向,把造林绿化与发展绿色产业、繁荣生态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效益,促进绿岗就业,农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目标任务
  (一)建设目标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主要涉及平原和浅山地区,工程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2年五年时间,计划完成绿化造林14万亩,基本建成林海绵延、绿道纵横、公园镶嵌、林水相依的森林景观,形成森林环绕现代生态休闲新城的生态格局。
  (二)重点任务
  1.打造三河五路绿色廊道。围绕永定河西山文化带建设,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小镇、历史村落相结合,构建网状绿色生态廊道。重点打造永定河、大石河、拒马河、京昆高速、京港澳高速、六环路、地铁房山线和燕房线、南水北调干线的绿色廊道,进一步加宽加厚绿量,补充绿化及景观层次,提升绿化品质,形成绿带贯通、林水相依的生态网络,为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奠定优美的环境基础。
  2.挖潜平原绿色潜力空间。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挖潜平原地区的绿化潜力空间,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减量、规划拆迁腾退地、零散闲置地、废弃坑塘、边角地等进行平原地区绿化。
  3.提升城区人居环境质量。以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为目标,实施“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立体拓绿、增彩延绿”,增加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森林;基本建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绿色生态网络框架,创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加强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城市绿量。在园林绿化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加大彩色树种的使用,实施增彩延绿,提高观赏效果。
  4.抓好疏解整治留白增绿。按照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安排部署,把疏解整治留白增绿作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综合发力,多措并举,打造一批留白增绿精品项目,全面完成好增绿的任务目标。建立疏解整治到位、绿化美化跟进、各乡镇(街道)主责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和各环节工作标准,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综合推进留白增绿。
  5.扩大浅山绿色生态空间。把平原造林政策向浅山区延伸,通过浅山区台地、坡耕地、山前平缓地退耕还林,拆迁腾退土地、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一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把浅山区建设成为首都城市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
  6.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建设。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加强村庄五边(村边、路边、沟边、河边、渠边)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开放绿地,对村庄房前屋后、河旁湖旁、渠边路边、零星闲置等边角空地,宜林则林、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加强拆违增绿,建设园林小品景观,努力实现以绿挤乱、以绿治脏、以绿治村、以绿养村。
  (三)建设类型及标准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各种建设类型和标准执行市里相关文件。
  (四)补助政策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土地流转补助和林木资源养护补助标准执行市里相关文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区政府成立以区长为总指挥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指挥部,区发改委、区农委、区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和各乡镇(街道)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负责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等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园林绿化局,办公室主任由主管副区长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工程建设等具体工作。同时,区政府与各有关乡镇(街道)签订绿化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区“十三五”重点工程项目督查考核范围。建立区与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地块早落实、方案早编制、手续早办理、资金早拨付、政策早出台、工程早开工。
  (二)落实责任。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区环保局、区水务局等部门,负责按规定时限完成造林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负责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地块的校核工作;区财政局统筹安排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所需资金,对财政补助类项目进行财政评审并协助做好政府采购等审批工作;区水务局负责指导河流水系的绿化工作;区园林绿化局负责造林绿化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工作,负责编制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方案,检查验收和行业监管指导等工作;区农委负责指导乡镇(街道)、村土地流转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相关乡镇(街道)是造林绿化的实施主体,负责施工招投标工作,要确保按期完成土地流转、腾退等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各项造林绿化任务。
  (三)政策创新。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审批权限在区政府。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市发改委根据市政府审定的年度建设任务,下达专项建设任务,区发改委审批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实施方案前,需规划国土部门出具同意项目建设的规划土地意见文件,水务、环保等其他前期手续可同步办理,但必须在开工前办理完成;资金下达前区发改委须完成实施方案审批。施工设计方案报市园林绿化局审批后,组织施工招投标。财政补助类项目由区园林绿化局编制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方案,由市园林绿化局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区财政局进行财政评审后开展施工招投标等工作。对于公园类、改造提升类项目,因实施区域情况差异大,由市发改委评估确定项目工程建设投资后再下达专项建设任务。下达专项建设任务前,需规划国土部门出具同意项目建设的规划土地意见文件。
  (四)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检查验收、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制度。加强各环节监管,确保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审计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程监理招投标工作由市园林绿化局统一组织。工程实施中要把好苗木、整地、栽植、管护等重要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成效。建立严格的林木养护管理制度,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巩固绿化造林成果。
  (五)强化科技。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与资源优势,建立专家对接机制,对造林规划建设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全面启动北京林业国际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把先进理念、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大力推广集雨节水、增彩延绿、科学混交、合理密植、土壤改良、抗旱保活等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绿化建设质量水平。
  (六)广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倡导市民身边植绿、美化家园,切实在全社会形成参与绿化、支持绿化建设的良好局面,迅速掀起绿化房山、美化家园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