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区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发展 > 经济运行

2018年1—2月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经信委 | 发布日期:2018-03-27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7亿元,同比增长2.5%,在环城五区中,总量排名第二(第一是顺义),增速排名第三(前两名为昌平和大兴)。全区工业税收完成24.2亿元,同比下降8.7%,占全区税收总量的50.7%。

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产业运行保持微增态势,增速放缓。1—2月份全区产值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重点企业同比下降明显。燕化公司下降3.1%;长安汽车同比下降3.4%;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同比下降38.8%;国能电池同比下降91.4%。

二是规上企业个数减少。2018年我区有20家企业退出规模以上名单,有10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名单,企业总数由去年的163家减少到153家,1—2月份减少产值5400万元。新增的1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基础原材料4家,都市3家,装备2家,交通装备1家。(退出和新进入企业名单附后)

三是重点产业“四增一减”。五个重点产业中,基础原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5.1%。汽车交通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同比下降9%。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3.3%。都市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0.3%。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40.6%。(新材料和智能装备数据3月底出)

四是重点园区有增有减。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42.5亿元,同比下降3.8%,占全区比重为78.9%。其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实现产值33.6亿元,同比下降10.2%;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06.9亿元,同比下降1.5%;良乡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1.7%;良工基地实现产值0.21亿元,同比增长20.6%;房山工业园实现产值0.17亿元,同比下降26%。

是产销率同比增长,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同比增长1.75%;实现出口交货值1.1亿元,同比下降7.8%。

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现代制造业同比下降16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36家现代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44.4亿元,同比下降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6%。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个数分别减少2家和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分别下降了0.1%和4.2%。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7亿元,同比增长2.5%,在环城五区中,总量排名第二(第一是顺义),增速排名第三(前两名为昌平和大兴)。全区工业税收完成24.2亿元,同比下降8.7%,占全区税收总量的50.7%。

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产业运行保持微增态势,增速放缓。1—2月份全区产值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重点企业同比下降明显。燕化公司下降3.1%;长安汽车同比下降3.4%;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同比下降38.8%;国能电池同比下降91.4%。

二是规上企业个数减少。2018年我区有20家企业退出规模以上名单,有10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名单,企业总数由去年的163家减少到153家,1—2月份减少产值5400万元。新增的1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基础原材料4家,都市3家,装备2家,交通装备1家。(退出和新进入企业名单附后)

三是重点产业“四增一减”。五个重点产业中,基础原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5.1%。汽车交通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同比下降9%。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3.3%。都市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0.3%。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40.6%。(新材料和智能装备数据3月底出)

四是重点园区有增有减。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42.5亿元,同比下降3.8%,占全区比重为78.9%。其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实现产值33.6亿元,同比下降10.2%;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06.9亿元,同比下降1.5%;良乡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1.7%;良工基地实现产值0.21亿元,同比增长20.6%;房山工业园实现产值0.17亿元,同比下降26%。

是产销率同比增长,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同比增长1.75%;实现出口交货值1.1亿元,同比下降7.8%。

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现代制造业同比下降16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36家现代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44.4亿元,同比下降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6%。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个数分别减少2家和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分别下降了0.1%和4.2%。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7亿元,同比增长2.5%,在环城五区中,总量排名第二(第一是顺义),增速排名第三(前两名为昌平和大兴)。全区工业税收完成24.2亿元,同比下降8.7%,占全区税收总量的50.7%。

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产业运行保持微增态势,增速放缓。1—2月份全区产值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重点企业同比下降明显。燕化公司下降3.1%;长安汽车同比下降3.4%;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同比下降38.8%;国能电池同比下降91.4%。

二是规上企业个数减少。2018年我区有20家企业退出规模以上名单,有10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名单,企业总数由去年的163家减少到153家,1—2月份减少产值5400万元。新增的1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基础原材料4家,都市3家,装备2家,交通装备1家。(退出和新进入企业名单附后)

三是重点产业“四增一减”。五个重点产业中,基础原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5.1%。汽车交通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同比下降9%。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3.3%。都市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0.3%。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40.6%。(新材料和智能装备数据3月底出)

四是重点园区有增有减。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42.5亿元,同比下降3.8%,占全区比重为78.9%。其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实现产值33.6亿元,同比下降10.2%;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06.9亿元,同比下降1.5%;良乡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1.7%;良工基地实现产值0.21亿元,同比增长20.6%;房山工业园实现产值0.17亿元,同比下降26%。

是产销率同比增长,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同比增长1.75%;实现出口交货值1.1亿元,同比下降7.8%。

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现代制造业同比下降16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36家现代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44.4亿元,同比下降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6%。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个数分别减少2家和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分别下降了0.1%和4.2%。